• 设为首页
  • English
  • 旧版网站
  •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正文

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感悟篇·湖南之行:追寻领袖初心 铸就青春担当

来源:   作者:  发表日期:2025-02-27 11:25  阅读次数:


在湖南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,我们一行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,追寻伟人的初心,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。韶山的晨曦、湖南一师的书声、岳麓书院的古韵,这些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,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,深刻感受到领袖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信念。


站在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前,望着那质朴的建筑,我的内心满是敬畏。这里,是伟人成长的摇篮,是他立志出乡关的起点。从南岸私塾的蒙学启蒙,到《盛世危言》带来的思想觉醒,再到“孩儿立志出乡关”的豪迈誓言,毛主席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。他没有被传统束缚,而是勇敢地质疑、探索,最终将对劳动人民的朴素同情转化为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。这让我明白,立志是人生的关键一步,而真正的志向,必须建立在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之上。我们青年学生,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对诸多选择和迷茫,更应以毛主席为榜样,不盲目跟从,不畏惧尝试,在实践中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


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,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。大礼堂里,孔校长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呐喊犹在耳畔;第八班寝室中,毛主席与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如在眼前。在这里,毛主席不仅磨砺了身体,更锻炼了心灵。他以冷水淋浴、远足游泳等方式强健体魄,以广泛阅读、深入社会的方式增长见识。他敢于发出征友启事,结交志同道合的挚友,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。这种对困难的无畏态度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,深深震撼了我。在当今安逸的环境中,我们常常忽视了磨练的重要性。然而,正是这些看似艰苦的经历,塑造了毛主席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国为民的担当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不应满足于书本知识,而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读“无字之书”,在困难中磨练自己,让自己的青春更有力量。



岳麓书院的“实事求是”匾额,更是让我久久驻足。这四个字,不仅是湖南学人的精神内核,更是毛主席一生的践行准则。从“实意做事,真心求学”的自我要求,到深入群众、心系百姓的行动实践,毛主席始终将实事求是的理念贯穿于革命事业的始终。他深知,只有了解社会实际,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;只有心系群众,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。参观纪念馆时,看到毛主席那满身补丁的睡衣和简朴的生活用品,我的内心满是感动。他身为国家领导人,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,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人民的一员,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。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实事求是的坚守,让我深刻认识到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我们青年学生都应以实事求是为准则,脚踏实地,心系群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五天的湖南之行,如同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。从韶山到湖南一师,从岳麓书院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,每一步都让我更加接近领袖的初心,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人生方向。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将以毛主席为榜样,树立远大理想,勇于磨练自己,坚持实事求是,心系人民群众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青年一代传承好红色基因,肩负起时代使命,就一定能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,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。






 文字:创新创业与劳育实践中心

 审校:徐圆

 审核:陈哲、吴波

学生工作

    版权所有 ? 2014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地址: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,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教学楼

    电话:027-67868297 传真:027-67868437电子信箱:sfl@ccn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