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打造一堂“有魂、有情、有为”的微团课,薪火相传队以“寻访红色地标、深挖校史资源、创新表达形式”为主线,展开为期40天的实践淬炼,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。
一、以脚步丈量历史,在实景中感悟信仰力量。
团队首站走进恽代英雕塑主题广场,在4米高的青铜雕像前,负责人何天带领成员重温恽代英从创办互助社到投身五四运动、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英勇就义的革命轨迹。“这座雕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信仰的丰碑。”李俊瑶在研讨笔记中写道。随后,团队深入校史馆“世纪华章”展厅,透过1903年文华书院的教学大纲、1949年中原大学的办学手稿等200余件珍贵展品,解码学校与国家同呼吸、共命运的百年征程;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,他们驻足于1927年召开紧急会议的三层西式小楼,研读会议决议原件,体悟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的历史抉择。
二、以匠心深耕细作,在淬炼中升华课程内核。
实践期间,团队累计查阅校史档案50余份、学术专著12部,并邀请校史馆研究员开展3次专题辅导。林紫彤运用三维建模技术,将八七会议场景数字化复原,让观众“穿越”至历史现场;李俊瑶以时间轴形式梳理恽代英革命生涯,提炼出“信仰如磐”“知行合一”等精神图谱。吴波老师指导参与课程设计,从理论逻辑到情感共鸣层层把关,指导团队构建“雕塑前的沉思”“校史馆的回响”“会址中的觉醒”三大教学模块,实现历史叙事与青年话语的有机融合。
三、以创新激活传承,在共鸣中激扬青春力量。
从青铜雕塑前的铮铮誓言,到八七会址里的真理之光,薪火相传队以实践为舟、以信仰为楫,在红色沃土中播撒青春火种,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。
薪火相传队致力于激励新时代青年以红色精神为炬,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,在躬身力行中砥砺报国之志,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。
文字:创新创业与劳育实践中心
审校:徐圆
审核:陈哲、吴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