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红创新声”团队以“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之路”为核心主题,致力于通过微团课大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探索文化自信与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。团队由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、2022级小语种辅导员张紫韵担任指导老师,外国语学院2022级西班牙语系本科生袁闯担任学生负责人,其余成员包括2022级英语系本科生杨津、周雨乐、艾玉兰、郑天悦。
“红创新声”团队成员兼具语言优势与国际视野,能够以跨文化视角推动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。同时,团队核心成员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,具备专业的宣传能力与视频制作实力,使微团课的创作拥有坚实技术支撑。
团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指导,依托团队成员所在地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,聚焦“文化自信”“两个结合”与“创新驱动”三大核心,设计“浙江+湖南”实践线路。在浙江上虞,成员们以越窑青瓷为案例,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。上虞市通过建设瓷源文化小镇、与高校合作研发、吸引青年创客等举措,推动青瓷技艺焕发新生。在湖南,成员们关注湘绣与AIGC技术的跨界融合,以“虎凝”环保包等文创产品为例,展现传统刺绣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时尚蜕变。这些实践不仅印证了“科技赋能文化”的可行性,也为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新路径。
团队深入发掘越窑青瓷与湖南湘绣的传播路径,为其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:一是通过重大事件或国际平台实现“破圈传播”;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降低创新门槛,拓宽表现形式;三是构建“政府+高校+企业+青年”的多方协作机制,形成可持续的创新生态。
从千年窑火的守正创新,到数字技术的破界融合,“红创新声”团队以青春之志践行文化使命。他们以语言为桥、以创意为帆,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,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文化答卷。
文字:创新创业与劳育实践中心
审校:徐圆
审核:陈哲、吴波